今年來聯準會態度轉向鴿派,帶動歐洲、英國、澳洲、紐西蘭等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偏向寬鬆,加上中美貿易協議朝正向發展,推升今年第一季金融市場呈現股債齊揚。惟聯準會3月份利率會議暗示今年不再升息,九月結束QT(量化緊縮),反而令市場擔憂未來經濟前景,3月22日美債更出現2007年來首次之3個月國庫券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倒掛」現象,儘管倒掛已於3月29日結束,但因過去經濟學家與聯準會常以美債長短天期利差(10年期與2年期公債利差、或10年期公債與3個月國庫券利差),作為判斷經濟是否陷入衰退的先行指標,因此市場仍未完全消除景氣衰退疑慮。
市場為何擔憂殖利率曲線倒掛
一般而言,長天期債券殖利率應會高於短天期債,因還款期限較長、風險貼水相對較高,但若投資人普遍預期經濟前景不佳、未來利率將會走低,就可能出現長債利率低於短債的「殖利率曲線倒掛」現象(如下圖)。
市場之所以擔心殖利率倒掛,主要是因為加拿大經濟學家哈維曾於1986年在芝加哥大學發表論文,指出美債殖利率「倒掛」後12~18個月,美國經濟可能會步入衰退,其後1990、2000、2007年3次殖利率倒掛,確實準確預告隨後的經濟衰退;而舊金山聯準會亦曾表示以3個月國庫券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倒掛,判斷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是否陷入衰退,要比以2年期與10年期公債倒掛的預測力更為準確。
![](https://www.moneydj.com/z/sjn/jpg/GetNewsRptjpg.djjpg?a=211819)
殖利率倒掛不一定代表經濟衰退
統計1960年代以來,3個月國庫券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呈現倒掛共8次,其中7次出現之經濟衰退倒掛天數至少持續55天以上,且殖利率倒掛並不會立即景氣衰退,平均領先約11個月(見下表)。惟研判景氣是否進入衰退的指標不是僅有殖利率倒掛,經濟學家與分析師同時會參考公司債利差、股市表現、就業市場數據等作為模型預估。此次倒掛天數僅維持一星期,且目前公司債利差並無明顯擴大,美國就業市場強勁,此外聯準會多位官員,包含副主席Quarles、達拉斯Kaplan、紐約分行Williams、舊金山總裁Daly等,均表示殖利率曲線倒掛與景氣衰退無必然關係,就美國目前景氣狀況來看,景氣急遽惡化徵兆尚未浮現,現在斷言美國將步入衰退言之過早。
此外,金融海嘯後全球主要央行之QE政策導致殖利率曲線比過去情況更為平緩,因此殖利率曲線已不見得像過去是強而有力預測未來景氣是否衰退的主要信號。
![](https://www.moneydj.com/z/sjn/jpg/GetNewsRptjpg.djjpg?a=211820)
殖利率倒掛後美股仍有高點可期
儘管每次一出現殖利率倒掛,金融市場隨即劇烈震盪,但事實上依過去歷史經驗,長短利差出現反轉後,股市仍有高點可期,若以S&P500指數來看,殖利率倒掛後,美股平均於9個月後創新高;且倒掛3個月後,S&P500指數平均上漲約3%,倒掛6個月後,S&P500指數平均上漲約6%。3
整體而言,國泰投顧認為儘管美國3個月與10年期公債出現金融危機來的罕見倒掛景象,惟聯準會貨幣政策轉向更鴿派,美中貿易談判朝向正向發展,中國推出刺激經濟措施,都有助於穩定全球經濟增長,投資人可留意未來景氣動向,目前暫無需過度恐慌。
![](https://www.moneydj.com/z/sjn/jpg/GetNewsRptjpg.djjpg?a=211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