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 - 新興國家升息風?野村投信:美元債免驚!

(2021/03/26)
•作 者:
 
新興國家升息風?野村投信:美元債免驚!
 

即便歐美國家堅定表態維持極低利率的決心,但近期新興市場國家因通膨壓力增大,開始透過升息來因應,3月17日巴西央行率先以升息3碼,開出升息第一槍,接著土耳其與俄羅斯亦紛紛跟進,土耳其央行更一口氣升息8碼,首當其衝的便是新興債券市場。

當地貨幣 vs. 美元債表現兩樣情

NN(L)系列基金台灣總代理野村投信分析,其實美元債與當地貨幣債對於升息反應不一。當地貨幣債與國家央行升降息的連動度極高,而美元債則較不受影響,雖然兩者短期均會有所波動,但以過去各央行升息後一年為例,美元債表現遠較當地貨幣債強勢,短期升息的波動反而出現逢低布局的進場佳機,投資人倒無須為此短期的震盪過於憂心。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日期:2021/3/23。*土耳其升息日期:2014/1/29、2018/5/29、2020/9/24;巴西升息日期:2002/10/15、2004/9/16、2008/4/17、2010/4/28、2013/4/17;俄羅斯升息日期:2014/2/14、2018/9/14。以上採摩根大通新興市場土耳其/巴西/俄羅斯美元主權債指數、新興市場土耳其/巴西/俄羅斯當地貨幣主權債指數

新興債不二投資法門:美元債+分散布局

野村投信表示,從投資標的本質來看新興市場債,單一國家政局穩定性、經濟表現等因素,均會使個別債、匯市產生劇烈波動,因此新興債市投資更應注重分散布局,甚至納入部分邊境市場債,以降低單一國家可能出現的大幅波動。此外,從過去指數資料來看,新興債市最重要的影響還是在匯率上,同期間美元債與當地貨幣債的差距高達70%,因此新興債的投資,透過持有強勢貨幣債更顯重要,不僅可以掌握新興國家成長潛能,更可進一步避開新興國家貨幣貶值的風險,降低為投資組合帶來的負面影響與巨幅波動。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日期:2021/3/23。以上採摩根大通新興市場強勢貨幣主權債/當地貨幣主權債指數,


 

註1: 基金並非存款,非屬存款保險條例、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範圍,投資人應注意投資相關風險並自負盈虧,最大可能損失為全部之信託本金。
註2: 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基金之相關風險與損失,包括但不限於:本金虧損、匯率損失、基金解散、清算、移轉、合併等風險。
註3: 非投資等級債券(組合)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投資人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比重。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對利率波動的敏感度甚高,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此外,非投資等級債券(組合)基金可能投資美國Rule 144A債券(境內基金投資比例最高可達基金總資產30%;境外基金不限),該債券屬私募性質,易發生流動性不足,財務訊息揭露不完整或價格不透明導致高波動性之風險,投資人應審慎評估。
註4: 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或有基金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
註5: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6: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且投資人應注意基金可能存有短線交易費用、價格稀釋調整、公平市價等機制。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7: 手續費後收型基金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可能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投資人瞭解基金銷售機構/受託機構可能自交易相對人取得之報酬、費用、折讓等各項利益,並同意前述利益得作為基金銷售機構/受託機構(本行)收取之信託報酬,經理公司與基金銷售機構/受託機構(本行)之報酬收取情形,投資人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註8: 經金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之基金並不表示絕對無風險,基金之績效係由經理公司所提供,投資人應注意,基金之過往績效並不代表基金未來之投資收益,除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外,經理公司與基金銷售機構/受託機構(本行)並不對基金之盈虧負責,亦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於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註9: 國內投信於國內募集證券投資信託資金依金管會規定投資大陸或港澳地區之有價證券,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10: 上述資料係由嘉實資訊(股)公司提供,僅供參考,投資人於進行投資前仍應審酌其他資訊、自行判斷,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並不保證上列資訊之正確性亦不負擔法律責任。